Mac mini with Apple Silicon 使用体验

mac-mini-with-apple-silicon

我的 Mac mini 是从官网订购的,因为当时其它平台只有 8GB 版本,而作为开发机并且考虑到 macOS 的内存管理机制果断买了 16GB。也正是因此等了近半个月才拿到机器。硬盘选择的是 512G,不过对于我来说开发机 256G 是完全够用的,选择 512G 可能就真的是因为后期没法换,还有看到网上说固态硬盘不能写太满,否则性能会严重下降。

兼容性

到目前为止,我已经拿这台 Mac mini 作为工作主力机用了一个多星期了。首先先说下人们比较关心的兼容性问题,我当时入手时也是将这个作为主要考虑因素的,毕竟 CPU 架构都变了。先说结论吧:Rosetta 2 简直就像是奇迹,目前我工作用到的所有 x86 架构的软件都能正常被转译运行,并且性能在可接受范围内,没有大幅度的下降(部分软件除外,下面另说)。截止到目前为止,日常使用的软件大部分都还是 x86 架构的,只有少数 APP 是 ARM 架构的,CLI 程序几乎都是 x86。

虚拟化

目前为止还不能直接安装 Windows 系统,但是似乎可以使用 QEMU 虚拟化套件让 Windows 在仿真器中运行。由于我平时不用 Windows 系统所以没有测试稳定性等各项指标。不过据称仿真后的系统跑分要比 Surface Pro X 高。

软件适配

brew

到目前为止 brew 都还不支持 ARM 架构,但是配合 Rosetta 2 使用完全没有问题。并且官方已经在适配了,应该再过段时间就能用上 ARM 版了(先前已经发布测试版本了)。

IntelliJ

JetBrains 公司的 IDE 目前也尚未原生支持 ARM,使用时需要配合 Rosetta 2 转译,经过一周的使用遇到过一次崩溃,且在输入和滚动时会有明显的卡顿感。同样官方也在积极适配,今天看的时候已经适配好了,发布了测试版本的更新,性能得到极大提升,应该在本月晚些时间就能用上正式版了。

Android Studio

目前对于 Android 项目的编译都有显著的性能下降。我测试的某 Android 项目,Mac mini 要比我在 2018 款 i7+16GB MBP 慢 2 倍左右,当然这个数字也是仅供参考。另外到目前为止,Android Studio Emulator 基本也是废的,不过平时都是真机测试所以影响不大。

Visual Studio Code

这是我用的最多的编辑器,包括写本文的时候也是用的它。同样也还未原生支持 ARM,需要配合转译运行,不过运行速度和操作体验与我的 MBP 相差无几。倒是我的 MBP 更新了 Bug Sur 之后 VSCode 的 Terminal 时不时会卡顿一下,去 GitHub 翻了 issues 说删除签名可以解决,暂时还没去管。不过得吐槽下,这个 issue 从 8 月一直开到现在都还没解决,巨硬这效率也太低了吧。不过这个似乎是 VSCode 用的 Electron 的问题。

关于温控

苹果的温控做得相当好,我测试使用 Mac mini 导出长达 40 分钟的视频、使用 ffmpeg 重编码视频、以及编译大型 Java 项目,机身一点热度都没有。让我一度怀疑这是不是错觉,同样的任务在我的 MBP 上风扇已经起飞了。甚至用了一个多星期的 Mac mini 我都没听到过风扇转动的声音(当然也可能是这届风扇声音比较小)。我觉得下一代的 Mac mini 风扇完全可以去掉,然后机身体积再缩小,比 mini 更 mini。注意:上面测试的 3 项使用到的软件都是 x86 架构的,理论比原生 ARM 需要更多的 CPU 运算。不得不说,苹果牛逼!

其它

目前还遇到个问题是使用 USB-C to DisplayPort 连接显示器会在 Mac 休眠唤醒后无法正常激活显示器,必须拔下来重插才行。不过后面我换成 HDMI 线就没这个问题了,所以对我来说没有影响,毕竟 Mac mini 自带了 HDMI 接口,合理利用一下还能省出一个雷电。不过还是希望这个问题后面能通过软件更新的方式解决,因为我觉得这应该不是硬件问题。